立即咨询
凸嘴的两种类型:牙性 vs 骨性

凸嘴的两种类型:牙性 vs 骨性

本内容由注册用户养缨上传提供 纠错/删除
发布时间:2025-08-28 19:47:54 58人看过


凸嘴分为牙性凸嘴骨性凸嘴,两者成因和疗法截然不同:

凸嘴的两种类型:牙性 vs 骨性

  • 牙性凸嘴:仅因牙齿外倾、排列不齐导致唇部前突。通过正畸内收牙齿即可改善,如拔牙矫正(腾出空间内收前牙)或隐形牙套调整咬合。

  • 骨性凸嘴:因上颌骨过度前突或下颌后缩,需正畸-正颌联合治疗。单纯戴牙套无法改变骨骼位置。

诊断方法

  • 牙性:牙齿倾斜度>30°,侧面X光片显示颌骨位置正常;

  • 骨性:颌骨长度异常,鼻唇角<70°(正常为90°-110°)。


骨性凸嘴必须手术吗?分情况解读

需手术的典型情况

严重骨骼畸形:如上颌前突>5mm,下颌后缩导致颏部消失,正畸仅能代偿掩饰,手术才能重塑颌骨。

功能受限:如咀嚼障碍、呼吸不畅(骨性凸嘴常伴气道狭窄)。

非手术替代方案

轻度骨性凸嘴:可通过拔牙矫正+骨钉辅助内收牙齿,视觉改善明显(但骨骼不变)。例如拔除4颗前磨牙,利用骨钉增强支抗,最大内收量可达6mm。

青少年骨性问题:颌骨未定型前(<15岁),用颌骨牵引器或功能矫治器引导发育,避免成年手术。

个人观点:是否手术需基于功能与美观的平衡。若凸嘴已影响健康(如关节疼痛),手术是根本方案;若仅为美观,可先尝试正畸代偿——但需接受50%-70%的改善上限。


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全流程

若必须手术,典型流程如下:

  1. 术前正畸(12-18个月)

    • 排齐牙齿,消除代偿性倾斜,为颌骨截骨后精准咬合做准备;

    • 费用:2万-5万元(视牙套类型)。

  2. 正颌手术(住院7-10天)

    • 截骨调整颌骨位置,钛板固定,改善幅度可达10mm以上;

    • 风险:出血、神经损伤(发生率<5%)。

  3. 术后正畸(6-12个月)

    • 精细调整咬合,巩固效果。

联合治疗优势

功能与美学兼顾,复发率<5%(单纯正畸复发率约20%)。


高频疑问解答

Q:戴牙套期间嘴会更凸吗?

A:可能!金属牙套增加牙齿厚度,初期可能显嘴凸;但随牙齿内收,3-6个月后逐渐改善。选隐形牙套可降低突兀感。

Q:哪些人正畸后嘴凸改善有限?

A:三类人群需谨慎:

  • 厚唇/软组织丰满者:牙齿内收后,唇部形态变化较小;

  • 颏部后缩严重者:需配合颏成型术增强侧貌协调性;

  • 牙周病患者:内收力度受限,避免牙齿松动。


独家观点:早干预>大手术

儿童青少年是黄金期!8-14岁颌骨可塑性强,通过肌功能训练(如纠正口呼吸)或轻力矫治器,可阻断骨性凸嘴发展,减少成年手术概率。

数据支持:12岁前干预,骨性凸嘴手术需求降低60%;成人骨性问题仅正畸治疗,满意度约65%(联合手术达92%)。

医院预约

专属预约通道,数据实时更新

价格查询

免费在线价格查询

网站提醒和声明
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麓美网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
相关推荐